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如的成语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bù jué rú xian不绝如线 | 绝:断。形容局势危急,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;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。 | 《公羊传 僖公四年》:“南夷与北狄交,中国不绝若线。”何休注:“线,缝帛缕,以喻微也。” |
jí tān rú chóu嫉贪如仇 | 嫉:憎恨;贪:爱财。憎恨贪污像憎恨仇敌一样。 | 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第九卷:“吴南溪方伯生平洁介,嫉贪如仇。” |
yī rú jì wǎng一如既往 | 指态度没有变化;完全像从前一样。一:完全;如:像;既往:从前。 | 《第二次握手 六》:“清末以来,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,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,可是,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,丝毫无所改变。” |
zhū rú cǐ lèi诸如此类 |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。指与上述同类的。诸:一些;许多;如:像。 | 晋 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诸如此类,不可具举。” |
dé yóu rú máo德輶如毛 | 德轻得象羽毛一样。谓施行仁德并不困难,而在于其志向有否。 | 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:德輶如毛,民鲜克举之。” |
zhòng nù rú shuǐ huǒ众怒如水火 | 众人的愤怒像水火一样厉害。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众怒如水火焉,不可为谋。” |
rú yú dé shuǐ如鱼得水 |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。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。 | 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》:“孤之有孔明,犹鱼之有水也。” |
dá wèn rú liú答问如流 | 答:回答。形容答对流畅。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6回:“此时秦宓语言清朗,答问如流,满座皆惊。” |
miàn rú fù fěn面如傅粉 | 形容男子美貌。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何平叔美姿仪,面至白;魏明帝疑其傅粉。正夏月,与热汤饼。既啖,大汗出,以朱衣自拭,色转皎然。” |
hān shēng rú léi鼾声如雷 | 鼾:熟睡时的鼻息声。形容熟睡时鼾声很大。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各去睡了,不多时,酣声如雷。” |
qīng pín rú xǐ清贫如洗 | 指穷得一无所有。 | 清·李心衡《金川琐记·示梦先生》:“清贫如洗,无以为殓,龚为经理其丧,复资助旅费。” |
qiǎo wěi bù rú zhuō chéng巧伪不如拙诚 | 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。 | 西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智而用私,不如愚而用公,故曰:‘巧伪不如拙诚。’” |
qì yǒng rú shān气涌如山 | 形容恼怒到极点。 | 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》:“权大怒,欲自征渊”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朕年六十,世事难易,靡所不尝,近为鼠子所前却,令人气涌如山。” |
ān rú pán shí安如盘石 | 安:安稳;盘石:大石头。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。形容非常稳固,不可动摇。 |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,则国安于盘石,寿于旗翼。 |
yì rú fān zhǎng易如翻掌 | 见“易如反掌”。 | 元·关汉卿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某领大势雄兵,军行策应,擒拿王彦章易如翻掌。” |
miàn rú sǐ huī面如死灰 | 死灰:冷却的灰烬。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。 | 《淮南子 修务训》:“昼吟宵哭,面若死灰,颜色霉墨,涕液交集。” |
xíng jí rú fēi行疾如飞 | 疾:急速。行进的速度非常快。 | 唐·无名氏《邺侯外传》:“于是龙輴行疾如飞,都人睹之,莫不感涕。” |
cóng lìng rú liú从令如流 | 从令:服从命令;如流:好象流水向下,形容迅速。形容绝对服从命令。 | 《商君书·画策》:“是以三军之众,从令如流,死而不旋锺。” |
móu chén rú yǔ谋臣如雨 | 形容智谋之士极多。 | 西汉·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当此之时,猛将如云,谋臣如雨,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。” |
bīn kè rú yún宾客如云 |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。形容客人多。 |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月明和尚度柳翠》:“穿著布素,闭门念佛;虽宾客如云,此日断不接见,以此为常。” |
lín nàn rú guī临难如归 | 归:返回。形容面对危难而不畏生死。 | 《魏书·节义传序》:“至于轻生蹈节,临难如归,杀身成仁,死而无悔。” |
xīn rú dāo jù心如刀锯 | 犹心如刀割。 | 明·罗贯中《风云会》第二折:“不刺则俺这歹名儿怎地了,惊急列心如刀锯,颤笃速身如火燎。” |
qì zhī rú bì xǐ弃之如敝屐 | 敝:破;屣:鞋。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。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。 | 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舜视弃天下,犹弃敝蹝(屣)也。” |
měi rú guān yù美如冠玉 | 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。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陈丞相世家》:“平虽美大夫,如冠玉耳,其中未必有也。” |
wú kě rú hé无可如何 | 没有什么办法。 | 明·李贽《复邓鼎石书》:“虽知情不容己,然亦无可如何。” |
xīn kǒu rú yī心口如一 |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。形容诚实直爽。 | 宋 汪应辰《题续池阳集》:“由是观世之议论,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,未必心以为是,使士大夫心口如一,岂复有纷纷之患哉!” |
luò zhǐ rú fēi落纸如飞 | 形容写字迅捷。 | 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》:“词理纵横,文笔灿烂,手不停缀,落纸如飞。” |
huī jīn rú tǔ挥金如土 | 挥:散、出。指散出金钱好像散出泥土一样。形容极端浪费。 | 宋 周密《齐东野语 符离之师》:“挥金如土,视官爵如等闲。” |
huì mò rú shēn讳莫如深 | 讳:瞒着不说;深:事件重大。原指事情重大;因而隐瞒不言。后比喻隐瞒得非常严;唯恐别人知道。 | 《穀梁传 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何也?讳莫如深,深则隐。苟有所见,莫如深也。” |
biàn rú xuán hé辨如悬河 | 辨,通“辩”。犹言口若悬河。 | 金 王若虚《<道学发源>后序》:“故士有读书万卷,辨如悬河,而不免为陋儒……唯其不合于大公至正之道故也。” |
rú xūn rú chí如埙如箎 | 埙: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;箎: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。象埙、箎的乐音一般和谐。比喻兄弟和睦。 | 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天之牖民,如埙如箎。” |
wú xī rú tiě吾膝如铁 | 比喻刚强不屈。 | 《元史·李齐传》:“吾膝如铁,岂肯为贼屈?” |
yìng duì rú liú应对如流 | 对答象流水一样。形容答话很快,很流利。 | 《晋书 张华传》:“华应对如流,听者忘倦。” |
bīn rù rú guī宾入如归 | 宾客来此如归其家。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。 | 《国语 周语中》:“膳宰致饔,廪人献饩,司马陈刍,工人展车,百官以物至,宾入如归。是故小大莫不怀爱。” |
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表壮不如里壮 | 外表好看,不如里面结实。比喻妻子能够治家,就是丈夫的好帮手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常言道:‘表壮不如里壮’,嫂嫂把得家定,我哥哥烦恼做什么?” |
jǔ bù rú fēi举步如飞 | 举:抬起。形容走得很快。 | 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42回:“宗保举步如飞,向马后赶上,踊身一跃,跳上了马。” |
yòng bīng rú shén用兵如神 | 用兵:指挥军队作战。形容善于用兵;指挥作战变化莫测。 | 晋 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讨逆将军智略超世,用兵如神。” |
rú zhuì wǔ lǐ wù zhōng如坠五里雾中 | 坠:落下。比喻陷入一片混沌糊涂的境地,令人摸不着头脑。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刘谓王曰:‘渊源真可!’王曰:‘卿故坠其云雾中’。” |
rì yuè rú liú日月如流 | 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。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34回:“今留齐七载,偷安惰志,日月如流,吾等十日不能一见,安能成其大事哉?” |
rú duò wǔ lǐ wù zhōng如堕五里雾中 | 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。比喻陷入迷离恍惚、莫名其妙的境地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张楷传》:“性好道术,能作五里雾。” |
jí rú xuán zhǒng疾如旋踵 | 旋踵:转动脚跟。快得就像转动一下脚跟。形容变化很快。 | 唐·冯用之《机论上》:“一得一失,易于反掌,一兴一亡,疾如旋踵,为国家者可不务乎?” |
fū rú níng zhī肤如凝脂 | 皮肤像凝固的油脂。形容皮肤洁白且细嫩。 | 《诗经·卫风·硕人》:“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。” |
xīn rú dāo gē心如刀割 | 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。形容极其痛苦难过。 | 元 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一折:“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,想起来我心如刀割,题起来我泪似悬麻。” |
jiàn zhēng rú liú谏争如流 | 谏争:争同“诤”,直言相劝。劝谏的话如同流水一样,滔滔不绝。 | 明·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第二折:“从父令是何由,从君令是何由,冒斧当戈,谏争如流。” |
guāng yīn rěn rǎn,rì yuè rú suō光阴荏苒,日月如梭 | 荏苒:不知不觉地过去;梭:织布机上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。形容时间过得很快。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71回:“光阴荏苒,日月如梭,转眼间倪继祖已然十六岁。” |
xīn rú dāo cuò心如刀锉 | 犹心如刀割。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。 | 元 周文质《蝶恋花 悟迷》曲:“病魔,心如刀锉,对青铜知鬓皤。” |
rú chū yī zhé如出一辙 |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 宋 洪迈《容斋三笔 奸鬼为人祸》:“二奸鬼之害人,如出一辙。” |
guāng yīn rú diàn光阴如电 | 光阴:时间。时间如闪电,迅速流逝。形容时间过得极快。 | 明·陆采《怀春记·青销相窥》:“光阴如电逝难追,百岁开怀能几回。” |
yī rán rú gù依然如故 | 故:过去的。仍旧像从前一样。比喻情况没有发生变化。 | 唐 薛调《无双传》:“舅甥之分,依然如故。” |
bù duàn rú dài不断如带 | 犹不绝如缕。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、气息等低沉微弱、时断时续。 | 《新唐书 韩愈传赞》:“自晋汔隋,老佛显行,圣道不断如带。” |
lǜ cǎo rú yīn绿草如茵 |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。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。亦作“碧草如茵”。 | |
mǎ rú yóu lóng马如游龙 | 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》:“见外家问起居者,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。” |
dǎn rú dǒu dà胆如斗大 | 胆:胆量;斗:旧时的一种量器,容量为十升。胆子像斗一样大。形容胆量极大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姜维传》:“维妻子皆伏诛。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“维死时见剖,胆如斗大。” |
kě xīn rú yì可心如意 | 符合心意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5回:“不是我女孩儿家没羞耻,必得我拣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他。” |
xíng huà rú shén行化如神 | 行动变化之快速就像神仙。形容行动变化快得出奇。 | 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》:“当今陛下临制海内,一齐天下,口虽未言,声疾雷电,令虽未发,行化如神。” |
bái shǒu rú xīn,qīng gài rú gù白首如新,倾盖如故 | 白首:老年;倾盖:停车,初见。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,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。 | 宋·苏轼《拟孙权答曹操书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白首如新,倾盖如故。’言以身托人,必择所安。” |
lèi xià rú yǔ泪下如雨 | 泪水如同雨水一样流下来,形容十分悲伤。 | 《敦煌变文集 搜神记》:“姑忆念新妇,声彻黄天,泪下如雨。” |
guǒ rú suǒ liào果如所料 | 果:果真。事实果真和所预料到的一样。形容料事如神。 | 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梅圣俞》:“始,上怒未已,两府窃以曰:‘必重贬介,则彦博不安;彦博去,即吾属递迁矣。’既而,果如所料。” |
liǎo rú zhǐ zhǎng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东西。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;给人看一样。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八佾》:“或问禘之说。子曰:‘不知也;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’指其掌。” |
zǐ rán rú jǐ紫髯如戟 | 髯:两颊上的胡子;戟:兵器。胡子像戟一样坚硬。形容男子容貌威猛。 | |
guān zhě rú duǒ观者如垛 | 见“观者如堵”。 | 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一回:“此时琼英这段事,东京已传遍了。当日观者如垛。” |
jué duàn rú liú决断如流 | 决策判断就像江河下泻。形容处理问题果断敏捷。 | 《周书 斐汉传》:“汉善尺牍,尤便簿领,理识明赡,决断如流。” |
shēng bù rú sǐ生不如死 | 活着还不如死去。指人的处境十分恶劣。 | 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十回:“奈因阳世三间,没有我脚踏之地,是生不如死!” |
bì kōng rú xǐ碧空如洗 | 碧空:浅蓝色的天空。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。形容天气晴朗。 | 宋 张元干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万里碧空如洗,寒浸十分明月,帘卷玉波流。” |
yì fù rú shì亦复如是 | 复:又,再。也是这样。 |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:“刘琨善能招延,而拙于抚御,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,其逃散而去,亦复如此。所以卒无所建。” |
jūn lìng rú shān军令如山 | 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。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9回:“云长曰:‘愿依军法。’孔明曰:‘如此,立下文书。’云长便与了军令状。” |
xǔ xǔ rú shēng栩栩如生 | 形容形象逼真;如同活人一样。栩栩:生动活泼的样子;生:活的。 | 清 吴趼人《发财秘诀》:“那个人做得才和枣核般大,头便像一颗绿豆,手便像两粒芝麻,却做得须眉欲活,栩栩如生。” |
shòu gǔ rú chái瘦骨如柴 | 十分削瘦的样子。 | 宋 陆佃《埤雅 释兽》:“瘦如豺。豺,柴也。豺体瘦,故谓之豺。” 宋 杨万里《武陵春 长铗归乎逾十暑》词:“旧赐龙团新作祟,频啜得中寒。瘦骨如柴痛又酸,儿信问平安。” |
rú zuǒ yòu shǒu如左右手 | 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。比喻极得力的助手。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。 |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人有言上曰:‘丞相何亡。’上大怒,如失左右手。” |
ān rú tài shān安如泰山 | 安:安稳;泰山:我国著名的高山;在山东省。像泰山一样稳固;形容事物十分稳固;不可动摇。 | 西汉 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变所欲为,易如反掌,安于泰山。” |
guān zhě rú shì观者如市 | 形容观看的人多。 | 唐·牛僧孺《玄怪录·尼妙寂》:“元和初,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坛,人之为僧者必由之。四方辐辏,僧尼繁会,观者如市焉。” |
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耳闻不如目见 | 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。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。 | 汉 刘向《说苑 政理》:“耳闻之,不如目见之;目见之,不如足践之。” |
jí rú fēng huǒ急如风火 | 急得像疾风烈火一样。形容十分急迫。 | 《西游补》第九回:“你要图成和议,急如风火,却如何等得这三日过呢?” |
huàn rán rú xīn焕然如新 | 见“焕然一新”。 | 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·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》:“其有晋宋名迹,焕然如新,已历数百年,纸素彩色未甚败。” |
xíng bù rú fēi行步如飞 | 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。亦作“行步如风”、“行疾如飞”、“行走如飞”。 | 宋·洪迈《夷坚丁志·李茇遇仙》:“至寺门下,觉身轻神逸,行步如飞,洎归舍,不复饮食。” |
fù jiù rú xīn复旧如新 | 复:恢复;如:像。指恢复旧的,就像新的一样。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0回:“好山!自是那大圣回家,这几日,收拾得复旧如新。” |
rú shì wǒ wén如是我闻 | 如是: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;我闻: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。佛教传说,后为佛经开卷语。 | 《佛地经论》一:“如是我闻者,谓总显己闻,传佛教者言如是事,我昔曾闻如是。” |
guān zhě rú zhī观者如织 | 织:编织的衣物。观众像编织起来的衣物一样密。形容观看的人非常多。 | 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·大礼预教车象》:“御街游人嬉集,观者如织。” |
xīn rú zhǐ shuǐ心如止水 | 形容心境平静,毫无杂念。 | 唐·白居易《祭李侍郎文》:“浩浩世途,是非同轨;齿牙相轧,波澜四起。公独何人,心如止水;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” |
chún rú jī dān唇如激丹 | 激丹:鲜明的红色。形容嘴唇红润。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今将军兼此三者,身长八尺二寸,面目有光,唇如激丹,齿如齐贝,音中黄钟,而名曰盗跖。” |
chūn yǔ rú yóu春雨如油 | 春雨贵如油。形容春雨可贵。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春雨一滴滑如油。” |
chuī qì rú lán吹气如兰 | 见“吹气胜兰”。 | 清·陈裴之《汀烟小录·闰湘居士序》:“个侬吹气如兰,奉身如玉。” |
rú qiū ér zhǐ如丘而止 | 如:到达;丘:丘陵;止:止步。指遇到困难则停下来,不求上进。 | 《荀子·宥坐》:“如垤而进,吾与之;如丘而止,吾已矣。” |
sī xián rú kě思贤如渴 | 如渴:如口渴思饮那般,形容迫切。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。 | 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将军既帝室之胄,信义著于四海,总揽英雄,思贤如渴。” |
shǒu kǒu rú píng守口如瓶 | 形容说话谨慎;严守秘密。 | 唐 道世《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》:“防意如城,守口如瓶。” |
yuǎn qīn bù rú jìn lín远亲不如近邻 | 指远方的亲戚虽然关系密切;但不如住在近处的邻居能够互相关心;互相帮助;关系更密切。 | 元 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四折:“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,我怎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。” |
rú zuì chū xǐng如醉初醒 | 象酒醉才醒一般。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。 |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百三回:“黄歇如梦初觉,如醉初醒。” |
cóng shàn rú dēng从善如登 | 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,比喻学好很难。 | 《国语 周语下》:“谚曰: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。”韦昭注:“如登,喻难;如崩,喻易。” |
chē rú liú shuǐ mǎ rú lóng车如流水马如龙 | 车像流水,马像游龙。形容车马往来不绝,繁华热闹的景象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明德马皇后纪》:“前过濯龙门上,见外家问起居者,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。” |
rú sī ér yǐ如斯而已 | 而已:罢了。就这样罢了,再没有别的。或只不过这样。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孙皓问:‘卿字仲思,为何所思?’对曰:‘在家思孝,事君思忠,朋友思信,如斯而已。’” |
cuò zhì yù rú措置裕如 | 措置:安排、料理;裕如:从容不迫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从容不费力气;又完成得很好。 | 汉 扬雄《法言》:“小以成小,大以成大,虽山川丘陵,草木鸟兽,裕如也。” |
gōng jìng bù rú cóng mìng恭敬不如从命 | 客套话。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,虽不敢当,但不好违命。 | 宋 赞宁《笋谱 杂说》:“姑闻而后悔,倍怜新妇。故又谚曰:恭敬不如从命,受训莫如从顺。” |
wǒ xīn rú chèng我心如秤 | 表示自己处理事情极端公平。 | 《冯堂书钞》卷三七引诸葛亮《杂言》:“我心如秤,不能为人作轻重。” |
bù rú yì shì cháng bā jiǔ不如意事常八九 | 不顺心的事情经常会发生 | 《白雪遗音·南词·十二时》:“不如意事常八九,可语人言无二三。” |
dǎn dà rú dǒu胆大如斗 | 形容胆量极大。 | 《三国志·蜀志·姜维传》:“维妻子皆伏诛。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“维死时见剖,胆如斗大。” |
kǒu rú xuán hé口如悬河 | 见“口若悬河”。 | 唐·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安能以此上论列,愿借辩口如悬河。”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十七卷:“德称口如悬河,宾主颇也得合。” |
xué rú niú máo,chéng rú lín jiǎo学如牛毛,成如麟角 | 牛毛:比喻多;麟角:麒麟的角,比喻少。学的人很多,学成的人极少。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。 | 南宋·王应麟《困学纪闻》第13卷:“学如牛毛,成如麟角,出蒋之《万机论》。” |
yī dēng rú dòu一灯如豆 | 一盏灯只有豆粒大小的火苗。形容灯光昏暗。 | 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》第一卷:“一灯如豆,罗帐低垂,弓影杯蛇,惊神未定。” |
fén rú zhī huò焚如之祸 | 焚如:指燃烧或火灾。遭受火烧的灾祸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明帝纪》:“人神弗右,而非罪师丹忠正之谏,用致丁、傅焚如之祸。” |
rú sàng kǎo bǐ如丧考妣 | 妣:音比;考妣:旧时对父母死后的称呼;父亲死后叫考;母亲死后叫妣。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。 | 《尚书 舜典》:“二十有八载,帝乃殂落,百姓如丧考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