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道难·其二
[南北朝]:萧纲
巫山七百里,巴水三回曲。
笛声下复高,猿啼断还续。
巫山七百裡,巴水三回曲。
笛聲下複高,猿啼斷還續。
“蜀道难·其二”译文及注释
译文
巫山之长有七百里,巴水的水流弯曲,曲折颇多。行在巴水之上,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,声调时高时低,两岸的猿啼不断,断了还续。
注释
巴水:指巴地,在今天四川省。
三回曲:水流弯曲,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。三,不是确数,是约数,很多的意思。
“蜀道难·其二”鉴赏
简析
自汉魏以来,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。萧纲的《蜀道难》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,诗歌短小而凝练。
南北朝·萧纲的简介

萧纲(503―551),梁代文学家。即南朝梁简文帝。字世缵。南兰陵(今江苏武进)人。梁武帝第三子。由于长兄萧统早死,他在中大通三年(531年)被立为太子。太清三年(549年),侯景之乱,梁武帝被囚饿死,萧纲即位,大宝二年(551年)为侯景所害。
...〔
► 萧纲的诗(3篇)〕
宋代:
柳开
鸣骹直上一千尺,天静无风声更干。
碧眼胡儿三百骑,尽提金勒向云看。
鳴骹直上一千尺,天靜無風聲更幹。
碧眼胡兒三百騎,盡提金勒向雲看。
近现代:
毛泽东
山,快马加鞭未下鞍。惊回首,离天三尺三。
山,倒海翻江卷巨澜。奔腾急,万马战犹酣。
山,刺破青天锷未残。天欲堕,赖以拄其间。
山,快馬加鞭未下鞍。驚回首,離天三尺三。
山,倒海翻江卷巨瀾。奔騰急,萬馬戰猶酣。
山,刺破青天锷未殘。天欲堕,賴以拄其間。
唐代:
王建
渡辽水,此去咸阳五千里。
来时父母知隔生,重著衣裳如送死。
亦有白骨归咸阳,营家各与题本乡。
身在应无回渡日,驻马相看辽水傍。
渡遼水,此去鹹陽五千裡。
來時父母知隔生,重著衣裳如送死。
亦有白骨歸鹹陽,營家各與題本鄉。
身在應無回渡日,駐馬相看遼水傍。
唐代:
李白
日色已尽花含烟,月明欲素愁不眠。
赵瑟初停凤凰柱,蜀琴欲奏鸳鸯弦。
此曲有意无人传,愿随春风寄燕然,忆君迢迢隔青天。
昔日横波目,今成流泪泉。
不信妾肠断,归来看取明镜前。
日色已盡花含煙,月明欲素愁不眠。
趙瑟初停鳳凰柱,蜀琴欲奏鴛鴦弦。
此曲有意無人傳,願随春風寄燕然,憶君迢迢隔青天。
昔日橫波目,今成流淚泉。
不信妾腸斷,歸來看取明鏡前。
清代:
袁枚
十里崎岖半里平,一峰才送一峰迎。
青山似茧将人裹,不信前头有路行。
十裡崎岖半裡平,一峰才送一峰迎。
青山似繭将人裹,不信前頭有路行。
元代:
刘因
西山不似庞公傲。城府有楼山便到。欲将华发染晴岚,千里青青浓可扫。
人言华发因愁早。劝我消愁惟酒好。夜来一饮尽千钟,今日醒来依旧老。
西山不似龐公傲。城府有樓山便到。欲将華發染晴岚,千裡青青濃可掃。
人言華發因愁早。勸我消愁惟酒好。夜來一飲盡千鐘,今日醒來依舊老。
南北朝:
谢朓
戚戚苦无悰,携手共行乐。
寻云陟累榭,随山望菌阁。
远树暖阡阡,生烟纷漠漠。
鱼戏新荷动,鸟散余花落。
不对芳春酒,还望青山郭。
戚戚苦無悰,攜手共行樂。
尋雲陟累榭,随山望菌閣。
遠樹暖阡阡,生煙紛漠漠。
魚戲新荷動,鳥散餘花落。
不對芳春酒,還望青山郭。
唐代:
李白
苍苍云松,落落绮皓。
春风尔来为阿谁,蝴蝶忽然满芳草。
秀眉霜雪颜桃花,骨青髓绿长美好。
称是秦时避世人,劝酒相欢不知老。
各守麋鹿志,耻随龙虎争。
欻起佐太子,汉王乃复惊。
顾谓戚夫人,彼翁羽翼成。
归来商山下,泛若云无情。
举觞酹巢由,洗耳何独清。
浩歌望嵩岳,意气还相倾。
蒼蒼雲松,落落绮皓。
春風爾來為阿誰,蝴蝶忽然滿芳草。
秀眉霜雪顔桃花,骨青髓綠長美好。
稱是秦時避世人,勸酒相歡不知老。
各守麋鹿志,恥随龍虎争。
欻起佐太子,漢王乃複驚。
顧謂戚夫人,彼翁羽翼成。
歸來商山下,泛若雲無情。
舉觞酹巢由,洗耳何獨清。
浩歌望嵩嶽,意氣還相傾。
清代:
袁枚
莫唱当年长恨歌,人间亦自有银河。
石壕村里夫妻别,泪比长生殿上多。
莫唱當年長恨歌,人間亦自有銀河。
石壕村裡夫妻别,淚比長生殿上多。
明代:
何景明
十二峰头秋草荒,冷烟寒月过瞿塘。
青枫江上孤舟客,不听猿啼亦断肠。
十二峰頭秋草荒,冷煙寒月過瞿塘。
青楓江上孤舟客,不聽猿啼亦斷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