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里的成语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máo lǐ tuō zhān毛里拖毡 | 在毛里拖毡行进困难。比喻畏缩不前的样子。 | 元·关汉卿《金线池》第四折:“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,一步步似毛里拖毡。” |
chā yǐ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 | 差:相差;毫厘:很小的计量单位;谬:同“缪”。开始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司马迁传》:“故《易》曰:‘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。’” |
bǎi lǐ tiāo yī百里挑一 | 在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。形容相貌或才能特别突出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20回:“姑爷年纪略大几岁,并没有娶过的,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。” |
yī jǔ wàn lǐ一举万里 | 见“一举千里”。 | 《晋书·慕容盛载记》:“当如鸿鹄高飞,一举万里,不可坐待罟网。” |
qiān lǐ tóng fēng千里同风 | 比喻天下太平。 | 汉·王充《论衡·雷虚》:“夫千里不同风,百里不共雷。” |
biǎo lǐ rú yī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内心。外表和内心一个样。外表与内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论、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行之以忠者,是事实要着实。”宋 朱熹集注:“以忠,则表里如一。” |
mián lǐ cáng zhēn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:“当日说知心,绵里藏针。” |
chǐ fú qiān lǐ尺幅千里 | 一尺长的画幅,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。比喻外形虽小,包含的内容很多。 | 《南史 昭胄传》:“幼好学,有文才,能书善画,于扇上图山水,咫尺之内,便觉万里为遥。” |
wàn lǐ cháng chéng万里长城 | 指我国长城。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。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。 | 《南史·檀道济传》:“道济见收,愤怒气盛,目光如炬,俄尔间引饮一斛,乃脱帻投地,曰:‘乃坏汝万里长城!’” |
hú lǐ hú tú胡里胡涂 |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。 | 鲁迅《伪自由书 新药》:“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,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,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。” |
rú duò wǔ lǐ wù zhōng如堕五里雾中 | 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。比喻陷入迷离恍惚、莫名其妙的境地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张楷传》:“性好道术,能作五里雾。” |
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儿行千里母担忧 | 儿女出门在外,母亲总是不放心。形容母爱真挚。 | 清 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4回:“你这个冤家,在何处饮酒,这早晚方回,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。” |
chǐ cùn qiān lǐ尺寸千里 | 形容登高所见,千里远景,如在尺寸之间。 | 唐·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:“其高下之势,岈然洼然,若垤若穴,尺寸千里,攒蹙累积,莫得遁隐。” |
biān bì jìn lǐ鞭辟近里 | 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 | 宋 程颢《师训》:“学只要鞭辟近里,著己而已,故‘切问而近思’,则‘仁在其中矣’。” |
lí tí wàn lǐ离题万里 | 离:离开;题:题目;主题;题旨;万里:泛指很远。指说话或写文章同原先要表达的主题离得很远。 | 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其结果,往往是‘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’,仿佛像个才子,实则到处害人。” |
lín lǐ xiāng dǎng邻里乡党 | 周制1邻=5家,1里=5邻,1党=500家,1乡=12500家。泛称一乡的人。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雍世》:“毋!以与你邻里乡党乎!” |
jiā cháng lǐ duǎn家长里短 |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。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5回:“这一关了门,他再问我家长里短的事,我对不来,却不弄走了风,被他拿住?” |
xī lǐ huā lā稀里哗啦 | 象声词,形容雨、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。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。 |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3回:“三更时候,又赶上大风大雨,只听得稀里哗啦,那黄河水就像山一样的倒下去了。” |
mào lǐ mào shī冒里冒失 | 过分地随便对待。 |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二回:“这粉嫩的手,怎的冒里冒失,捏他一把!” |
chī lǐ pá wài吃里扒外 | 比喻受这一方好处,却暗为另一方效劳。 | 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:“人心隔肚皮,备不住有那吃里扒外的家伙走风漏水,叫韩老六跑了。” |
zhì zài qiān lǐ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远大。 | 三国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神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 |
hú lǐ hú tú糊里糊涂 | 认识模糊;不明事理。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。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?” |
xiē sī dǐ lǐ歇斯底里 | 情绪异常激动,举止失常。 | 茅盾《严霜下的梦》:“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见许多狼,张开了锯样的尖嘴,在撕碎美丽的身体。” |
gǔ lǐ gǔ guài古里古怪 | 怪异、奇特。 | 林徽因《梅真同他们》第一幕:“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,你知道当时的那些办法古里古怪的……” |
gē lǐ gē dā疙里疙瘩 | 文字不通畅,物体不平滑很粗糙。 | 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五回:“滋着一脸的泥,破僧衣,短袖缺领,腰系丝绦,疙里疙瘩,光着两只脚,拖一双破草鞋。” |
biān yuē jīn lǐ鞭约近里 | 犹言鞭辟近里。 | 宋 朱熹《答范伯崇书》:“凡事自立章程,鞭约近里,勿令心志流漫。” |
lǐ chǒu pěng xīn里丑捧心 | 指妄学别人而愈见其丑。 | 庄周《庄子 天运》:“西施病心而矉其里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矉其里。其里之富人见之,坚闭门而不出;贫人见之,挈妻子而去之走。” |
wǔ lǐ wù五里雾 | 比喻模糊恍惚、不明真相的境界。 | 《后汉书·张楷传》:“性好道术,能作五里雾。” |
zuǐ lǐ yá duō嘴里牙多 | 谑语,指会说话 | 马力《黑牡丹》:“算啦算啦!你嘴里牙多,我说不过你。” |
è shì chuán qiān lǐ恶事传千里 | 恶事:坏事,丑事。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自古道: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。不到半月之间,街坊邻居,都知得了,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。” |
pí lǐ chūn qiū皮里春秋 |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。 | 《晋书 褚裒传》:“曰:‘季野有皮里春秋。’言其外无臧否,而内有所褒贬也。” |
qiān lǐ sòng é máo,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 |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情谊深重。 | 吴强《红日》第15章:“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!大家不要客气,吃一点!” |
rú zhuì wǔ lǐ wù zhōng如坠五里雾中 | 坠:落下。比喻陷入一片混沌糊涂的境地,令人摸不着头脑。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刘谓王曰:‘渊源真可!’王曰:‘卿故坠其云雾中’。” |
wàn lǐ wú yún万里无云 | 湛湛蓝天,没有一丝云彩。形容天气晴朗。 |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碧天万里无云,空劳倦客身心。” |
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,wú yuán duì miàn bù xiāng féng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 | 缘:缘分。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,也会相聚在一起。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,也聚不到一块。 | 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第14出:“有缘千里能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。” |
huāng lǐ huāng zhāng慌里慌张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| 老舍《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》:“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,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。” |
qiào lǐ cáng dāo鞘里藏刀 | 刀室中藏着利刀。比喻暗藏杀心。 | |
méi lǐ méi wài没里没外 | 里外不分,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6回:“若一味只管没里没外,不与大人争光,凭他生的怎样,也是该打死的。” |
míng jiàn wàn lǐ明鉴万里 | 明:眼睛亮;鉴:洞察。对外面或远方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。形容人料事准确,识见高明。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9回:“谭道台昨夜筹画,果然明鉴万里。” |
lǐ gōu wài lián里勾外连 | 内外勾结,串通一气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2回:“厅上梁中书大喝道:‘你这厮是北京本处良民,如今倒来里勾外连,要打北京。” |
xīn lǐ yǒu guǐ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。 | 莫应丰《将军吟》第28章:“你这个小子,心里有鬼,不甘心。” |
zhǐ chǐ qiān lǐ咫尺千里 | 比喻距离虽近,但很难相见,象是远在天边一样。 | 唐 鱼玄机《隔汉江寄子安》:“含情咫尺千里,况听家家远砧。” |
yuè míng qiān lǐ月明千里 | 月光普照大地。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,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。 | 南朝 宋 谢庄《月赋》:“美人迈兮音尘阙,隔千里兮共明月。” |
biǎo lǐ shān hé表里山河 | 表里:即内外。外有大河,内有高山。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子犯曰:‘战也。战而捷,必得诸侯。若其不捷,表里山河,必无害也。’”杜预注:“晋国外河而内山。” |
qiān lǐ jiè chóu千里借筹 | 筹:策划。和远方朋友进行商量。 |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受君恩,爵封列侯;镇江淮,千里借筹。” |
yuè lǐ cháng é月里嫦娥 | 嫦娥: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,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,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。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。 | 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三折:“姐姐是月里嫦娥。” |
yī háo qiān lǐ一毫千里 | 语本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‘君子慎始;差若豪(毫)牦,缪以千里’。”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‘正其本,万物理;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’,故君子慎始也。”卢辩注:“据《易说》言也。”谓差错虽微,造成的危害甚大。 | 语出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‘君子慎始;差若豪(毫)牦,缪以千里’。”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‘正其本,万物理;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’,故君子慎始也。”卢辩注:“据《易说》言也。” |
chī zhe wǎn lǐ qiáo zhe guō lǐ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| 比喻贪心不足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十六回:“那薛老大也是‘吃着碗里瞧着锅里’的。” |
yún chéng wàn lǐ云程万里 | 形容前程非常远大。 | 清·陈朗《雪月梅》第四回:“蒋士奇道:‘可喜!可喜!将来云程万里,正未可量。’” |
qiān lǐ zhī zú千里之足 | 原指千里马。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。 |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使骥不得伯乐,安得千里之足。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。” |
qiān lǐ zhī jū千里之驹 | 驹:少壮马。比喻英俊的少年。 | 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?将泛泛若水之凫乎?” |
chā yǐ háo lí,shī zhī qiān lǐ差以毫厘,失之千里 |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 | 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 |
wàn lǐ péng yì万里鹏翼 | 比喻前程远大。 | 唐·元稹《送友封》诗:“鹏翼张风欺万里,马头无角已三年。” |
lǐ tōng wài guó里通外国 | 里通:暗中勾结。与国外反动势力暗中勾结;盗卖本国的情报或国家利益。 |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之余》:“ 大则指为‘里通外国’,就是现在之所谓‘汉奸’。” |
bǒ xíng qiān lǐ跛行千里 | 比喻只要努力不懈,即时条件很差,也能取得成就。 | |
qiān lǐ sòng é máo千里送鹅毛 |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含有深厚的情谊。 | 《路史》:“礼轻人意重,千里送鹅毛。” |
zǎi xiàng dù lǐ xíng zhōu chuán宰相肚里行舟船 | 宰相:丞相。指人肚量宽大,有涵养。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5章:“常言道:‘将军额上跑下马,宰相肚里行舟船。’你这样气量窄,将来如何独当一面,肩挑五岳,胸罗百川,统帅百万大军!” |
qiān lǐ bù tóng fēng,bǎi lǐ bù tóng sú千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 | 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。 | |
biān pǐ xiàng lǐ鞭擗向里 | 意指深入剖析,使靠近最里层。形容探求透彻,深入精微。同“鞭辟近里”。 | 宋张栻《答胡季随书》:“近来士子肯向学者,亦时有之,但实作工夫耐久者极难得也。且是要鞭擗向里,如此下工,方自觉病痛多耳。” |
háo lí zhī chā,jiāng zhì qiān lǐ豪厘之差,将致千里 | 豪:通“毫”;厘:很小的计量单位;差:差异;致:招引。指极其微小的差错,最终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 | 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然某等区区,实恐理失于内,事败于外,豪厘之差,将致千里,使荆蛮乖离,西嵎不守,唇亡齿寒,侵逼无限也。” |
qiān lǐ zhī dī,huǐ yú yǐ xué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 |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,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。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。 | 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知丈之堤,以蝼蚁之穴溃;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炽焚。” |
dú wàn juàn shū,xíng wàn lǐ lù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 | 万:指很多。形容学问渊博,见多识广。 | 曹靖华《采得百花酿蜜后》:“古人说:‘凡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。’最好有‘读万卷书’的书本知识和‘行万里路’的生活知识。” |
huà lǐ yǒu huà话里有话 | 话里含有别的意思。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1回:“那知他二人这话,却是机带双敲,话里有话!” |
yùn chóu qiān lǐ运筹千里 | 见“运筹决胜”。 | 语出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夫运筹策帷帐之中,决胜於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(张良)。” |
xuán jīng wàn lǐ悬旌万里 | 比喻军队远征。 | 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悬旌万里之外,扬威昆山之西。” |
mèn zài gǔ lǐ闷在鼓里 | 被包在鼓里面。比喻受人蒙蔽,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。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8章:“坐井观天,闷在鼓里,怎么行?” |
qiān lǐ mìng jià千里命驾 | 命驾:命人驾车。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。形容友情深厚。 | 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东平吕安服康高致,每一相思,辄千里命驾,康友而善之。” |
míng jiàn wàn lǐ明见万里 | 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,知道得很清楚。也比喻人有预见。 | 清 李渔《比目鱼 征利》:“真可谓明见万里,智察秋毫。” |
biǎo lǐ xiāng fú表里相符 | 表里:指内外;符:符合。指表里如一 | 明 方孝孺《王待制私谥议》:“惟三代之学,本诸身心,著于行事,发于文辞,表里相符,华质不爽。” |
pí lǐ chōu ròu皮里抽肉 | 形容身体变瘦。 | 元·关汉卿《谢天香》第四折:“你觑我皮里抽肉,你休问我可怎生骨岩岩脸儿黄瘦。” |
wǔ lǐ yún wù五里云雾 | 令人迷惑的纠纷或混乱,迷离恍惚、不明真相的境界。 |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3回:“那窗外的孙杰却被三姊弄得如在五里云雾中。” |
lián lǐ jìng jiē连里竟街 | 形容屋舍毗连不绝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伏见诏书为阿母兴起津城门内弟舍,合两为一,连里竟街,雕修缮饰,穷机巧伎。” |
jìng lǐ guān huā镜里观花 | 镜子里头看花。指虽看得见,却得不到或摸不着。 | 元 乔吉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,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。” |
huà lǐ yǒu cì话里有刺 |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。同“话中带刺”。 | 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:“郭全海听见话里有刺,把筷子放下,但还是按下心头的火。” |
jù rén qiān lǐ拒人千里 | 形容对人态度傲慢。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诣诣之声音颜色,距人于千里之外。” |
qián chéng wàn lǐ前程万里 | 形容前程远大。比喻前途。 | 宋 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第51卷:“此儿可谓前程万里也。” |
huā lǐ hú shào花里胡哨 |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。 |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9回:“一同进到房里,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,红笔对的样,花里胡哨的。” |
bù yuǎn wàn lǐ不远万里 | 不以万里为远。形容不怕路途遥远。 | 晋 王嘉《拾遗记》第六卷:“门徒来学,不远万里。” |
shā lǐ táo jīn砂里淘金 | 从砂子里淘出黄金。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。 | 《诗刊》1977年第9期:“他曾经废寝忘食捞砂样,砂里淘金喜见一组一组新油层。” |
yíng fù jì wěi ér zhì qiān lǐ蝇附骥尾而致千里 | 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。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。 | 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伯夷叔齐虽贤,得夫子而名益彰。颜渊虽笃学,附骥尾而行益显。” |
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| 走一百里路,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。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。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五》:“诗云:\'行百里者半于九十\',此言末路之难也。” |
biān pì rù lǐ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 | 盛宣怀《上张香帅书》:“侄忝承付托,责无旁贷,必当鞭辟入里,成一完全商办大厂,为天下创。” |
biǎo lǐ xiāng yī表里相依 | 指关系密切,互相依存。 | 《资治通鉴 秦始皇二十六年》:“三晋者,齐楚之藩蔽,齐楚者,三晋之根柢;形势相资,表里相依。” |
yú ròu xiāng lǐ鱼肉乡里 | 鱼肉:比喻受宰割;乡里:地方上的老百姓。把地方上的老百姓当作鱼、肉一样任意宰割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仲长统传》:“鱼肉百姓,以盈其欲。” |
sòng jūn qiān lǐ,zhōng xū yī bié送君千里,终须一别 | 君:敬称对方;终:终究。送多远的路,终究要分别。 | 元 无名氏《马陵道》楔子:“哥哥,送君千里,终有一别,哥哥你回去。” |
qiān lǐ chún gēng千里莼羹 | 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,味道鲜美,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。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。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有千里莼羹,但未下盐豉耳!” |
qiān lǐ yīn yuán shǐ xiàn qiān千里姻缘使线牵 | 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。同“千里姻缘一线牵”。 | 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21回:“自古三世修来同一宿,又曰千里姻缘使线牵,我和你是强不得的。” |
hǎo shì bù chū mén,è shì yáng qiān lǐ好事不出门,恶事扬千里 |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坏事却传播得极快。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九卷:“自古道:好事不出门,恶事扬千里。” |
zì lǐ háng jiān字里行间 | 字词里边;文句中间。指文章字句间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。 | 南朝 梁 简文帝《答新渝侯和诗书》:“垂示三首,风云吐于行间,珠玉生于字里。” |
huà lǐ dài cì话里带刺 |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。同“话中带刺”。 | 范乃仲《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》:“升级一听,话里带刺,来者不善。” |
zuò zhī qiān lǐ坐知千里 | 坐在屋里而知晓千里之外的事情。形容具有远见卓识。 | 南朝·梁·任乧《奏弹曹景宗文》:“光武命将,坐知千里。” |
qiān lǐ kuì liáng,shì yǒu jī sè千里餽粮,士有饥色 | 指远粮不解近饥。 | |
tǔ lǐ tǔ qì土里土气 | 指没有见过世面,具有或表现出各种乡下人特性的样子。 | 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18回:“穿着肥肥大大的花褂子,下面是宽腿儿蓝裤子,土里土气的。” |
xià bǐ qiān yán,lí tí wàn lǐ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 | 写了一大篇文章,但没有接触到主题。 | 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其结果,往往是‘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’,仿佛像个才子,实则到处害人。” |
xià lǐ bā rén下里巴人 | 下里:乡里;巴人:巴蜀的人民。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。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 战国 楚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:《下里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。” |
lěng guō lǐ bào dòu冷锅里爆豆 | 比喻本已平息的纠纷,口舌等忽然又发作起来。 | 林斤澜《满城飞花》:“沉默了仿佛一个黑夜,冷锅里爆豆般说道:‘我不上学了。’” |
wèng lǐ xī jī瓮里醯鸡 | 比喻见闻狭隘的人。 | 先秦 庄周《庄子 田子方》:“丘之于道也,其犹醯鸡与!” |
yī cháo qiān lǐ一朝千里 | 犹一日千里。 | 唐·曹唐《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》诗之三:“一朝千里心犹在,争肯潜忘秣饲恩。” |
lǐ yìng wài hé里应外合 | 应:接应;合:配合。外面攻打与里面接应相结合。 | 元 李文蔚《圯桥进履》第二折:“小官须索整点英雄将士,里应外合擒拿他,有何不可也。” |
yī xiè qiān lǐ一泻千里 | 江河奔流直下;迅达千里。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、流畅。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。 | 宋 陈亮《与辛幼安殿撰书》:“大江在河,一泻千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