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得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得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dé cái mǎi fàng得财买放得:贪得;放:释放。收受贿赂,私放嫌犯。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40卷:“你做公差所干何事?若非用计谋死,必然得财买放,有何理说?”
hóng dé fā zǐ红得发紫形容一个人走红,受重视到了过分的程度。靳凡《公开的情书》:“她仗着出身好,业务好,红得发紫。”
huáng lí hēi lí,dé shǔ zhě xióng黄狸黑狸,得鼠者雄狸:山猫;雄:强有力的。比喻不管用什么方法,只要有好的效果就是好方法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秀才驱怪》:“异史氏曰:‘黄狸黑狸,得鼠者雄。’此非空言也。”
dé yú wàng quán得鱼忘荃比喻已达目的,即忘其凭借。“荃”亦作“筌”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荃者所以在鱼,得鱼而忘荃。”
hé fù dé shuǐ涸鲋得水比喻绝处逢生,有所凭借。同“涸鱼得水”。梁启超《意大利建国三杰传》第六节:“虽然,以当时久困地狱,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,骤闻此语,殆如涸鲋得水,笼鸟脱樊,且距且跃,且汗且喘。”
jié zú xiān dé捷足先得捷:快;敏捷;足:脚步。跑得快先得到。指行动敏捷的人先达到目的。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 迎驾》:“自古道:‘中原逐鹿,捷足先得。’我们不可落他人之后。”
tàn shǒu kě dé探手可得探:向前伸出。一伸手就可以得到。形容不费力气。元·曾瑞卿《留鞋记》楔子:“自谓状元探手可得,岂知时运不济,榜上无名。”
yù bàng xiāng chí,yú wēng dé lì鹬蚌相持,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《战国策 燕策二》记载: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面都不相让。渔翁来了,把两个都捉住了。
qiú shēng bù néng,qiú sǐ bù dé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想死死不了,想活活不了。形容处境十分艰难。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34回:“屡次要寻自尽,无奈众人日夜提防,真是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。”
dé yì bù yí zài wǎng得意不宜再往得意:称心如意;宜:适宜。称心如意的事不要再干第二次。指做事应有所节制,适可而止。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十回:“包公摇头道:‘得意不宜再往,待我细细思索便了。’”
bǎi sī bù dé qí gù百思不得其故百:多次;思:考虑,思考;故:原因。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找到其原因。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三》:“鸡不代伏,又何以传种至今也。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。”
dé jūn xíng dào得君行道得君:臣子获得君主的信任;行:实行。有才学的人能得到贤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。朱自清《论不满现状》:“真能得君行道,当然要多多少少改变那自己不满别人也不满的现状。”
dé shī zài rén得失在人指人生的胜利失败就取决与本人的努力与否。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。唐·陈子昂《与韦王虚己书》:“仆尝窃不自量,谓以为得失在人,欲揭闻见,抗衡当代之士。”
dé dào duō zhù得道多助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。”
duō láo duō dé多劳多得多劳动多受益,不劳动不得食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卷:“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多劳多得,少劳少得。”
dé shèng huí cháo得胜回朝朝:朝廷;封建帝王接受朝见;处理政事的地方。打了胜仗回到朝廷报功。泛指取得胜利或完成任务后喜洋洋地回来。元 无名氏《小尉迟》:“若得胜还朝,圣人自有加官赐赏哩。”
bù dé yǐ ér qiú qí cì不得已而求其次次:差一点。没有别的办法,只好用差一些的或次品来凑合。曹靖华《叹往昔,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!》:“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。‘鸿沟’上没有‘桥梁’,只好‘绕道东京’了。”
dé cùn dé chǐ得寸得尺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。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zuǒ yōng dé cháng佐雍得尝比喻助人为善,自己也分享光荣。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省事》:“王子晋云:‘佐雍得尝,佐斗得伤。’此书为善则预,为恶则去,不欲党人非义之事也。”
shén sè zì dé神色自得神色:神情,态度;自得:自觉得意,快意。神情显露出得意的样子。唐·温庭筠《乾诔子·权长孺》:“长孺视之,忻然有喜色,如获千金之惠,涎流于吻,连撮瞰之,神色自得,合坐惊异。”
chǒu xí fù zǒng de jiàn gōng pó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比喻隐藏不住,总要露相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十六回:“丑媳妇总得要见公婆的,索性我自己招罢。”
zhì dé qì yíng志得气盈犹志得意满。清·李伯元《南亭笔记》卷四:“王志得气盈,不以巡抚置意中。每诣院谒巡抚,仰面视天,言如泉涌。”
qiān jūn yì dé,yī jiàng nán qiú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指将才难得。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陡恁的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。”
dé bù chóu shī得不酬失见“得不偿失”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论》:“军书未奏其利害,而离叛之关已言矣。故得不酬失,功不半劳。”
dé chǐ dé cùn得尺得寸得:取得,获得。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得多少就是多少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 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yí rán zì dé怡然自得怡然:安闲、愉快的样子。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。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黄帝》:“黄帝既寤,怡然自得。”
bù dé rén xīn不得人心所作所为违反人的意愿;得不到别人的拥护和支持。《太平经》:“十伤三者,不得人心。”
qiú zhī bù dé求之不得原指十分想往追求可是得不到。现多用来突出渴求想往的感情。《诗经 周南 关雎》:“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;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”
áo xiáng zì dé遨翔自得自由自在的样子。
yù dé ér gān xīn欲得而甘心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(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)。
yú rén dé lì渔人得利趁着双方争持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燕策二》:“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”
duǒ dé hé shàng duǒ bù dé sì躲得和尚躲不得寺寺:寺庙。指躲避一时,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。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54回:“你不愿慌,‘躲得和尚躲不得寺’。我自然有个料理。”
zuǒ yōng dé cháng佐饔得尝比喻助人为善者得善报。《国语 周语下》:“佐饔者得尝焉,佐斗者伤焉。”
chī dé kǔ zhōng kǔ,fāng wéi rén shàng rén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方:始;人上人:指才能出众的人。吃得千辛万苦,才能获取功名富贵,成为别人敬重的人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这才合了俗语说的一句话,叫做‘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’。”
dé yī zhī jǐ,sǐ kě wú hèn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知己:彼此相知的朋友;恨:遗憾。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,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。形容知音难觅。谢觉哉《知己难》:“所谓‘人之相知,贵相知心’,‘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’。”
chuí shǒu ér dé垂手而得形容得来毫不费力气。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8回:“那个资性,读不上三二年,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。”
dé pián yí mài guāi得便宜卖乖得到好处或实惠卖弄乖巧。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真是名利双收,得了便宜卖了乖,再也没有这么美的事了。”
dé xiū biàn xiū得休便休休:停止,罢休。该罢手时就罢手。指适可而止。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二回:“不如暂行停战,与他议和,若他肯就我范围,何妨得休便休,过了一年是一年,且到将来,再作计较。”
pīn dé yī shēn guǎ,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剐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8回:“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。”
bì bù dé yǐ必不得已必然不能得止。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。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。《论语 颜渊》:“子贡问政。子曰:‘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’子贡曰:‘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三者何先?’曰:‘去兵。’”
dé xīn yìng shǒu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;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。形容功夫到家;技艺纯熟;做起来很顺手。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天道》:“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于心,口不能言,有数存焉于其间。”
dà dé rén xīn大得人心人心:即民心。指受百姓热烈拥护。《魏书·昭成子孙传》:“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,自五原至棝杨塞外,分家稼,大得人心。”
máng zhě dé jìng盲者得镜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。也比喻埋没人才。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盲者得镜,则以盖卮。”
qiáng dé yì pín强得易贫谓非分之得容易失去。叶圣陶《文心》:“结果必然不成东西,徒然使自己后悔,供人家嘲笑,这便是‘强得易贫’了。”
bù dé ér zhī不得而知得:能够。无从知道。唐 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故虽谏且议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
jī chóng dé sàng鸡虫得丧同“鸡虫得失”。清·蒋士铨《临川梦·不梦》:“鸡虫得丧成恩怨,鸟鼠因缘见短长。”
rú hǔ dé yì如虎得翼同“如虎傅翼”。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35回:“二狐有将相之才,今从重耳,如虎得翼。”
qí kāi dé shèng,mǎ dào chéng gōng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令旗一挥,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。比喻事情进展顺利,一开始就取得成功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刘伯温荐贤平浙中》:“所以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,攻城略地如风卷残云。”
yī cù ér dé一蹴而得见“一蹴而就”。茅盾《路》十二:“现在,他们认为胜利不能一蹴而得,必须用持久战。”
qiú rén dé rén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。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”
shén lǐng yì dé神领意得形容领悟透彻。《高坐别传》:“性高简,不学晋语,诸公与之言,皆因传译。然神领意得,顿在言前。”
dé yī wàng shí得一望十得:取得;望:希望。才得一分,就想得十分。形容十分贪婪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7卷:“日夜思算,得一望十,得十望百,堆积上去,分文不舍得妄费。”
jì dé lì yì既得利益指人们或集团已经获得的,法定的某种特别权益。毛泽东《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》:“属于边区管辖地域内,一切已经分配过的土地房屋和已经废除过的债务,本府本处当保护人民既得利益,不准擅自变更。”
wàng xiàng dé yì忘象得意忘记物象,得到真谛。南朝·齐·刘邙《答竟陵王子良书》:“微文接粗,渐说或允;忘象得意,顿义为长。”
kāi juàn yǒu dé开卷有得开卷:打开书本,指读书;得:收获。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。晋·陶潜《与子俨等疏》:“开卷有得,便欣然忘食。”
zì yè zì dé自业自得业:造作;得:获得,取得。佛家语,指自作自受。《正法念经》:“自业自得果,众生皆如是。”
qiān lǜ yī dé千虑一得虑:思考;得:收获。在千百次的考虑中;总会有正确的时候。春秋 齐 晏婴《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》:“婴闻之: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; 愚人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
qì mǎn yì dé器满意得骄傲自大、得意忘形貌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刺骄》:“毛成翼长,蝉蜕泉壤,便自轩昂,目不步足,器满意得,视人犹芥。”
bù dé yǐ ér yòng zhī不得已而用之用:使用。没有办法,只好采用这个办法。《六韬 文韬 兵道》:“圣王号兵为凶器,不得已而用之。”
táo shā dé jīn淘沙得金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取得真金。比喻除去杂质,提取精华。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。《关尹子》六七:“我之为我,如灰中金,而不若矿沙之金。破矿得金,淘沙得金,扬灰终身,无得金也。”
chuí shǒu kě dé垂手可得垂;放下。放下双手就可以得到;形容事情非常容易;不费吹灰之力。也作“唾手可得”、“垂手而得”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只除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,垂手可得。”
chǒu xí fù miǎn bù dé jiàn gōng gū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。清·张岱《与祁世培》:“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,缅焉呈面,公姑具眼,是妍是丑,其必有以区别之也。”
mǔ dān suī hǎo,yě dé lǜ yè fú chí牡丹虽好,也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总得有人帮助。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95回:“‘牡丹虽好,也得绿叶扶持’哩。你自家一个,就歪歪到那里去?”
gù pàn zì dé顾盼自得顾盼:左顾右盼;自得:自己很得意。环顾四周,觉得自己很了不起。形容得意忘形。王朔《无人喝彩》:“犹如脚底抹油,犹如乘风滑翔,钱康神采奕奕,顾盼自得,仿佛他是天下自我感觉最好的人。”
bī bù dé yǐ逼不得已逼:逼迫。迫不得已。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85卷:“欲此求方,终不可得,云伟骨未应得之,逼不得已,妻尸解而去。”
yī jǔ liǎng dé一举两得举:做事。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。《晋书 束皙传》:“赐其十年之复,以慰重迁之情。一举两得,外实内宽。”
xiāng dé yì zhāng相得益章指互相配合、补充、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。汉·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明明在朝,穆穆列布,聚精会神,相得益章。”
dé xīn wàng jiù得新忘旧得:得到。得到新的,忘掉旧的。多指爱情不专一明·胡文焕《前腔八首》:“得新忘旧,到前丢后,妄想处一味骄矜,满意时十分驰骤。”
dé wèi cháng yǒu得未尝有见“得未曾有”。宋·苏轼《与郭功甫书》之一:“昨辱宠临,久不闻语,殊出意表,盖所谓得未尝有也。”
zhú tù xiān dé逐兔先得逐:追赶。谁先抓到手就归谁,别人不能再争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0回:“法正曰:‘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语乎?’”
háo wú suǒ dé毫无所得一点儿也没有得到。方志敏《清贫》:“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,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,也毫无所得,他们是多么失望呵!”
xīn rán zì dé欣然自得心情舒适、自觉得意貌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鲁丕传》:“士友常以此短之,而丕欣然自得。”
jí zǒu xiān dé疾走先得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。同“疾足先得”。汉 焦赣《易林 损之井》:“秦失其鹿,疾走先得。”
hǎo xīn bù dé hǎo bào好心不得好报报:报答。指一番好心被人误解,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回:“好意叫他洗脚,颠倒嫌冷嫌热,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!”
dé rén qián cái,yǔ rén xiāo zāi得人钱财,与人消灾得到别人金钱等好处就得为别人办事。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14回:“惟小子弄惯了这管笔头,才知里边缘故,叫做得人钱财,与人消灾,只顾骗准,值些甚么?”
chuī tán dé pò吹弹得破好象吹一吹、弹一弹就会弄破似的。形容面部的皮肤非常细嫩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三折:“觑俺姐姐这个脸儿吹弹得破,张生有福也呵!”
dé yì zì míng得意自鸣鸣:表达。自以为了不起,表示很得意。清·陈琅《玉狮堂传奇·回流记·罢宴》:“笑他井底响繁蛙,得意自鸣,甘居人下。”
yú zhě qiān lǜ,huò yǒu yī dé愚者千虑,或有一得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。常以谦指己见。唐 林蕴《上宰相元衡宏靖论兵书》:“苟有妖孽,某安敢不隳裂肝胆,为相公之腹心乎。愚者千虑,或有一得。伏愿相公少赐采择焉。”
dé cùn rù chǐ得寸入尺得:取得,获得。得了一寸,还想再进一尺。比喻贪得无厌。梁启超《论民族竞争之大势》:“其奈得寸入尺、获陇望蜀者,既眈眈相逼乎前;而政府之慑狐威者,今日许以寸,明日予以尺。”
wú dé wú sàng无得无丧丧:失。指没有得也没有失。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气义》:“无得无丧,天长地久。”
dé yì mén shēng得意门生最受老师欣赏的学生。门生;古代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。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他虽和咱们满洲汉军隔旗,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。”
yōu yóu zì dé优游自得悠闲如意。汉·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莫不优游而自得,玉润而金声。”
tài rán zì dé泰然自得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。
bú dé mìng不得命未获允许,即推辞不掉。
xiāo yáo zì dé逍遥自得无拘无束,安闲自得。先秦 庄周《庄子 让王》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,而心意自得。”
xiāng dé hèn wǎn相得恨晚认识太晚了。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黄英》:“二人纵饮甚欢,相得恨晚。”
kūn péng dé zhì鹍鹏得志鹍鹏:传说中的极大的鱼和鸟。比喻有大志的人得到施展的机会。元·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一折:“您端的似鹍鹏得志秋云长。”
dú shū dé jiàn读书得间间:间隙。比喻窍门。读书得了窍门。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,心领神会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4回:“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!你说的一点不错。”
yóu yú dé shuǐ犹鱼得水犹:如同。如同鱼得到水。比喻得到投合自己心意的人或环境。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刘先主志》:“与亮情好日密,自以为犹鱼得水也。”
qíng qù xiāng dé情趣相得情趣:性情志趣。彼此间的性情志趣投合。《南齐书·孔稚珪传》:“稚珪风韵清疏,好文咏,饮酒七八斗,与外兄张融,情趣相得。”
yī suǒ dé nán一索得男旧时指头胎生子。《周易 说卦》:“震,一索而得男,故谓之长男。”
cùn lì bì dé寸利必得寸利:微小的利益。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,不能放弃。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。毛泽东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》:“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,寸利必得。”
dé tù wàng tí得兔忘蹄犹言得鱼忘荃。蹄,兔罝。语出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。”语出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。”
bù tàn hǔ xué,bù dé hǔ zǐ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探:探测。不进老虎窝,不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《东观汉记·班超传》:“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,酒酣激怒曰:‘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。’”
yáng yáng zì dé洋洋自得犹言洋洋得意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5回:“主意打定,正在洋洋自得,那差出去的管家也回来了。”
chǔ gōng fù dé楚弓复得喻失物复得。清·俞樾《春在堂随笔》卷六:“此图久已失去,乱后,里人于灰烬中得之,复归其家……楚弓复得,颇非偶然。”
bù rù shòu xué,ān dé shòu zǐ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不进野兽窝,怎能捉到小野兽。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《周书·李远传》:“古人有言:‘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。’若以奇兵出其不意,事或可济。”
chǔ dé chǔ gōng楚得楚弓见“楚弓楚得”。见“楚弓楚得”。
guǐ dé guǐ shī佹得佹失佹:出于偶然的。指得失出于偶然。王闿运《铜官行寄章寿麟题旧感图》诗:“凭君莫话艰难事,佹得佹失皆天意。”
dé yuè jiào xiān得月较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。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。宋·俞文豹《清夜录》:“范文正公镇钱塘,兵官皆被荐,独巡检苏麟不见录,乃献诗云:‘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逢春。’”